近日,紅色電影《長津湖》的上映引發了社會廣泛的熱議和關注。71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不久,新中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國家領導人為了保護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保護東北邊境、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财産安全,毅然決然做出抗美援朝的決定。電影描述了在抗美援朝過程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兵團第七穿插連的戰士們奮勇殺敵、無畏犧牲的感人故事,诠釋了中國軍人對黨對人民無比忠貞的愛國情感。
為了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持續推進“四史”教育,提高對黨的理論認識,發揮紅色資源的教育功能和作用,11月5日下午2點,航空維修系黨支部組織了一場紅色觀影黨日活動,全體黨員教職工前往朵雲軒藝術中心觀看了該影片。電影重現了抗美援朝的戰争畫面,逼真的造型和場景,仿佛讓人穿越時空、置身其中。在電影播放的過程中,時不時傳來女老師們抹淚抽泣的聲音。燈光亮起,電影結束,老師們似乎還不能一時間從戰争的年代裡回過神來,散場後,大家走在的影院的長廊中,紛紛談到電影中描述的戰争場面以及中國戰士展現出來的愛國精神讓自己的内心深受震撼——“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打仗了;但願後人再也不用生活在硝煙中……”電影中的這句台詞,仿佛讓我們更加清醒: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有什麼借口不奮鬥呢?
回家後,黨員教職工們沉澱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文字交流的方式在支部内開展了學習體會交流。有的老師寫道:“70多年前的長津湖戰役是立國之戰中最重要的戰役之一,為後人樹立了一座永遠屹立不倒的精神豐碑。作為今天新時代的中國人,紀念志願軍英烈們的最好方式是繼承他們的遺志,加快練好國防、科技、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内功,讓國家不斷強大起來,才能應對未來越來越複雜的現實挑戰。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生逢其時,複興中華的偉大使命在于吾輩。”有的老師感慨道:“一個民族如果想強盛起來,必須具備精神的硬度,這個精神硬度是保證一個民族生存、發展、壯大的基本精神要求。在那個曆史階段和那場戰争當中,有這樣一批優秀的中華兒女,他們支撐起來了我們民族尊嚴的脊梁。有了他們,我們民族才有希望。盡管他們倒在冰雪當中,很多甚至都沒有留下姓名,但是他們依舊在我們心裡,是我們民族的豐碑。”……每一條感言都發人肺腑,情感真摯,都能看到老師們内心被深深觸動的愛國之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回望過往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們作為高職院校教職工,身上背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更要繼承黨的紅色血脈,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砥砺品格,繼往開來,開拓前進,在今後的工作中,發揮好黨員帶頭作用,矢志不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
文:航空維修系黨支部朱櫻
圖:航空維修系黨支部朱櫻、王怡瑾
審稿:高春梅
責編:儲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