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院第二屆飛機維修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暨航空器适航審定專業研讨會成功召開後,11月4日下午,學院楊征副院長率航空維修系主任羅玉梅、航空器适航教研室主任周珺一行三人前往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客戶服務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對于此次調研,商飛客服公司非常重視,由适航管理部門牽頭,邀請了人力資源部、航材管理部、維修工程部、運行支持部、技術出版部等相關領導參會,調研會在中國商飛客服公司主樓812會議室舉行。
會議由客服公司适航管理部部長張傑主持。在介紹與會人員後,張部長對我院調研組的到來表示歡迎。我院航空維修系主任羅玉梅首先簡要介紹了學院概況、專業設置及未來規劃,說明此次調研的目的。此次調研一是就學院拟新增設的适航審定專業的定位、學曆層次、學生就業崗位等進行研讨;二是了解航空器适航領域的在職培訓需求,學院是否能滿足客服公司的需求,開展相關的培訓合作;三是學院現有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否能符合客服公司的需求,對專業設置情況進行市場調研與反饋。
建議選擇“适航維修、适航制造”更符合專科層次的專業名稱,以體現其應用型特征
客服公司各部門領導紛紛發言,從各部門的定位出發,坦率談看法、談現狀、談發展。大家表示,就适航專業設置而言,适航分為運行類和審定類,運行類規章相對比較成熟,而審定類目前在國内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論,審定人才的市場需求體量有限,開設專業有難度。另外,從工程角度出發,建議專業名稱不必局限于“适航審定”這個過于學術的範圍,而選擇“适航維修、适航制造”這一更符合專科層次的專業名稱,以體現其應用型特征。
建議引入國際民航法規内容,拓展專業視野,培養相關技術領域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對于客服公司的人才需求,中國商飛客服公司目前的人員構成分為:業務類和職能部門兩類,比例約75%和25%,其中,業務類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維修和飛行兩大專業,維修約占80%。而目前最緊缺的是能獨立授權開展維修工作的骨幹人才。作為OEM(航空器制造原廠家)廠家,客服公司需求的維修人才和航空公司需求的維修人才在職業定位上應有所區分,考慮到将來的國産飛機将走向世界,建議學院在相關規章類課程設置中,引入國際民航法規内容,如FAA法規體系、EASA法規體系的介紹,使學生了解中美民航法規體系的差異以及取證的差異。
建議學院在新專業設置上,不要把眼光僅局限在适航類專業開設上,目前随着國産大飛機制造和運行的逐步深入,相關的技術領域也大量需要技能型人才,學院可以考慮在這些專業領域開設專業,培養适用人才,如:航材管理專業、無損檢測專業、技術出版物編寫類專業等。
校企雙方在在職培訓和科研方面合作領域寬泛,應緊密合作、相互支撐
就在職培訓需求而言,商飛客服公司在以下領域有較大的培訓需求,希望與學院展開合作:1、适航基礎法規、适航工程委任代表、制造委任代表、技術出版物編寫、航材經營、147基本技能培訓、5G大數據應用、智慧航司、智慧客服等領域都有培訓需求,希望學院能提供年度培訓計劃給客服公司以進行培訓需求選擇,加強雙方的合作。
目前國産大飛機制造和運行剛剛起步,很多領域都是空白,建議學院和企業聯合,開展一些科研項目的申報,如:目前民航對航空公司、維修企業的維修人員資質有一整套的完整體系,而對于客服公司、商飛這一類OEM廠家,在人員資質管理、準入和分級培訓體系方面還是空白,建議學院可以申請此類課題進行研究。随着商飛公司的發展,對于國産大飛機的技術出版物的編寫需求量會非常大,國内沒有此類專業來培養專門人才,建議學院開展技術出版物人才的需求分析課題,建立技術出版物人才的分級培訓體系。另外,對于中國民航CAAC、美國FAA、歐洲EASA這三大規章體系,也可以開展對比研究,了解各規章體系的差異,為将來國産飛機走出國門的取證提供理論支撐。還有對于模拟機的虛拟數據包的開發,也是目前研究的一個熱點。
在交流中,學院副院長楊征、羅玉梅主任、周珺主任等,認真傾聽、不時回應,在讨論中表達感謝。最後,楊征副院長代表學院表達了對客服公司各部門領導的感謝,他表示:人才更加符合用人單位需求是學院良性發展的關鍵,今天的調研收獲很多,不僅有開設适航專業方面的可行性信息,更有專業拓展的新思路,希望學院與客服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專業的教師隊伍,誠邀客服公司各部門領導到學院參觀指導。
本次調研會在雙方開誠布公、暢所欲言中愉快的結束。
文:航空維修系 周 珺 羅玉梅
圖:航空維修系 羅玉梅